甘肃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厦门抗台风照片刷爆网络 灾害过后更显文明底色

发布时间:2016-09-22 05:16:16

台海网9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最近几天,一组有关厦门抗台风的照片刷爆网络。照片三张:第一张拍摄于台风登陆之前,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第二张拍摄于台风登陆之后,行道树倒伏、断裂,道路一片狼藉;第三张拍摄于台风登陆次日,毁损树木得到清运,交通井然有序。

这组照片凭借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得到众多网友转发。厦门人用勤劳的双手抢出重建家园的“厦门速度”,这速度背后的文明底色,也得到了大家的点赞。

台风登陆后,几位同事“巡街”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肆虐一夜的疾风骤雨,拦腰斩断了不少行道树,甚至将其连根拔起,可以想象风力之大。东部海边一带,不少住宅出现了大面积玻璃破裂的情况,老城区也有脚手架坍塌砸穿市民家门。除此之外,强降雨也导致一些道路出现内涝,不少车辆或遭浸泡,或被异物砸毁。

我们不仅心痛于鹭岛满目疮痍,也对厦门何时能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感到担忧。这并非杞人之忧。厦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显示,仅行道树一项,就有60多万株受损,其中受损较严重的有40多万株。要知道,树木倒伏,首先会影响交通,继而产生其他连锁反应。而无论是截干施救,还是整理清运,均需时间。事实上,这种连锁式的反应还有很多。比如供水恢复需要水厂电泵重新工作,而后者则有赖于供电完成抢修。

时间紧迫,面对防御台风与灾后重建工作,来自全省各地的力量在厦门汇集。驻闽部队和武警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战斗,转移群众、清理路障、储水送水,大街上随处可见那一抹最可爱的“国防绿”!全省的电力抢修人员驰援厦门,废寝忘食、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只为尽快点亮万家灯火……无数个暖心的故事在厦门人心中凝聚成爱的洪流。

灾害检验着文明厦门的底色。我们看到:土建企业自备车辆和人员投入清理工作,餐饮企业暂停营业全天为抢修人员提供稀粥和面食,爱心酒店为受灾市民免费提供住宿,健身馆为周边停水停电的居民提供免费淋浴;巡司顶社区的居民把自家变成“小区供水站”,阳台山社区居民主动加入应急抢救队一起清理倒伏的树木和杂物,金安社区耄耋老人和志愿者一起清理路障……厦门人不等不靠!

不论是老市民,还是新厦门人,大家自发组织、自救互助、相互守望,体现出这座城市市民的文明素养,彰显了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弥足珍贵的城市精神。有了这股精气神,灾难固然巨大,又何足惧之?因为,最强大的是人心。

有一种救灾力量叫作自救互助,有一种文明底色叫作理解体谅。灾区有灾区的困难,以供电抢修为例,集美灌口220kV李西线3号铁塔塔身屹立未倒,塔头部分90度弯曲,再加上靠近民房,不能直接推倒拆卸,只能把一块块材料分解拆卸,难度大且费时费力。抢修人员冒着酷热在空中作业,“把藿香正气水当成可乐喝”。因而,尽管少部分地区仍然停水停电,但市民们坦言有一种“要哭的感动”,对不尽如人意处多了一份体谅。

有人说,一个成熟的救灾体系,包括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的理性和成熟。面对灾害,厦门人有了更多的体谅和包容,营造了众志成城的抗灾氛围,这正是一种磨难后的收获,更是一种文明积淀的体现。灾后的厦门,街道上、社区里、校园中、厂房内,活跃着军警、居民、师生、工人、义工,到处可见厦门人积极自救的忙碌身影。我们不禁想再次重复那句在厦门广为流传的话语:再给我们几天时间,还大家一个更加美丽的厦门!

  • 上一篇:鼓浪屿等三景区今起开放 全市20家A级景区月底前修复一新
  • 下一篇:孩子病危遇堵 摩托哥先帮开道后又载人狂奔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