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临近开学部分学生忙着跑居委会 社区活动就是盖个章?

发布时间:2016-08-25 18:16:12

暑假“余额不足”,不少中小学生忙着补作业外,还要完成另一项重要的作业——为《社区活动记录卡》盖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原本是引导、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过一个健康又丰富的假期。然而,学生需求和社区活动未能有效对接,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下降,部分社区开展的实践活动成“走过场”。

活动面向低幼孩子

学生:吸引力不大

暑假伊始,沪上中小学校给学生们发了一张《社区活动记录卡》,建议学生在暑假第一周去所属居委会“报到”,暑期参加4次或以上社区活动。沪上一位二年级小学生晨晨回忆到,当他和家人满怀期待地去居委会交表格时,居委会工作人员当场在表格上填写了4项活动名称并盖章,第一时间帮孩子“完成”了社区活动。“社区活动难道就是去居委会盖个章吗?”晨晨纳闷地问家人。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组织青少年社区活动成为很多街道的暑期重点工作之一。各居委会或多或少组织了一些青少年活动,有红十字急救知识普及讲座,有老师讲故事沙龙……对此,部分学生表示“对社区活动不感兴趣”。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佳佳表示,今年暑假,社区只组织了一场讲座,小区20多名小学生和初中生聚在居委会,讲座的内容适合低年级孩子,太浅显,收获不大。同时,她还看到周边居委会组织了讲故事沙龙,只面向8岁以下的孩子开放,非常难找到适合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社区活动。

相比而言,中小学生更喜欢参加互动性强的社区活动,比如,组织一场纳凉晚会。然而,部分居委会因为人手有限,无暇开展大型的、互动性强的社区活动。

此外,影响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长接送不便。部分居委会组织的社区活动大部分安排在工作日,因为家长无法接送,部分低幼年龄段的孩子只能“忽视”各项社区活动。

部分活动被走形式

居委:表示很委屈

假期社会实践变成“走形式”?对于这样的质疑,沪上很多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非常委屈。

外出旅行、回乡探亲、参加补习班……暑假两个月,不少孩子的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很少有时间关心或者参与社区活动。沪上一居委会工作人员吴女士展示了该居委会组织的暑期社区活动表,几乎每周组织一个活动,不仅组织专题讲座、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慰问活动等传统性活动外,还增设手工班、纸艺班等趣味活动,希望吸引更多中小学生的兴趣。然而,每次开展社区活动时,社区学生的热情并不高。临近开学,一些学生想起这项“暑期作业”,不得不委托家长来居委会盖“人情章”。听着家长、孩子们的各种理由,居委会工作人员也不忍心看着孩子完不成“暑假作业”,只能帮忙盖“人情章”。

记者采访发现,假期社会实践变成“走形式”,还和部分学生、家长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意识薄弱有关。“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一位初中生家长徐云女士无奈地说道,暑假两个月,也是孩子们在学习方面查缺补漏的黄金时段,她和身边的家长均给孩子报了补习班、提前学习班等。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确实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并非只有参加社区活动一种方式。如今,很多家长利用寒暑假、周末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参与公益活动等,未必能盖章,一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该仅仅拘泥于居委会组织,也需要更多社会组织、家庭的有益补充。”徐云建议道。

  • 上一篇:沪升级电子警察抓拍开车打手机 蓝牙免提除外
  • 下一篇:上海智慧交通展开幕 在迷宫中体验未来智慧出行